农药残留超标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农药残留超标又会造成哪些影响?
随着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扩大、病虫害防治难度不断加大,我国农药使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也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农残是农药使用后一定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环境残存的农药中的一部分又会被植物吸收。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畜。
由于蔬菜生长周期短,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重,危害损失大。部分蔬菜生产者缺少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了解,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损失,他们超范围、超量使用农药,忽视安全间隔期等不合理行为,致使农药使用频次高,农药残留合格率相对较低。
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特别是除草剂,导致药害事故频繁,经常引起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土壤中残留的长残效除草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有超过107万公顷的农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农药污染。在用药过程中,土壤是农药蓄积的储藏库和集散地,大部分农药都会残留在土壤环境当中。进入土壤当中的各种农药成分,将被土壤胶粒以及有机质所吸附,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降低,使得土壤中农药的生物活性显著下降,降低了农药在土壤当中的移动性和向大气当中的扩散挥发性。农田当中的某些可以被降解的农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挥发或者移动降解,逐渐从土壤当中消失,但是其消失的速度往往滞后于整个农业生产周期,这就会造成土壤当中的农药含量不断蓄积。同时,流失到土壤中的农药,也会造成土壤板结。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农药残留问题高度重视,对各种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都规定了越来越严格的限量标准。许多国家以农药残留限量为技术壁垒,限制农副产品进口,保护农业生产。
2010年02月25日“毒豇豆”曝光以来,海南省自行规定的16种剧高毒禁用农药之一水胺硫磷残留被检超标,全国各地纷纷围剿“毒豆”,海南豇豆乃至海南热带瓜菜正遭遇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北京、广州、南京、上海等地先后禁售海南问题豆角,内地甚至对海南瓜菜需求也出现锐减。同样,在三亚多个菜市场,也无本地市民买豆角,三亚市崖城镇豇豆堆积如山。
1、碱水浸泡法,适用于水果和蔬菜,先将表面的污物冲洗干净,进行浸泡,最后冲清水冲洗干净。
2、去皮的方法,瓜果蔬菜表面农药残留相对较多,去皮是一种很好的去除方法,适用于很多瓜果蔬菜,比如黄瓜,胡萝卜,冬瓜,苹果,茄子,萝卜之类。
3、存储的方法,农药在长时间存放过程中能够分解,使农药药效降低,因此不容易腐烂的瓜果蔬菜可以存放15天以上,表面毒性会降低。
4、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加快分解速度,因此可以使用加热法来去除菠菜,白菜,圆白菜,菜花和豆角等蔬菜上的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