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化学物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农药残留的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了解怎么检测农药残留是非常重要的。 、 常见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目前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快速检测法:通过化学快速检测、光谱检测等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检测。 色谱法:通过色谱分离技术,将农药残留物质分离出来,再进行检测。 质谱法:将样品分子进行离子化,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农药残留的种类和含量。 上述方法可以进行准确的农药残留检测,但是需要专业的仪器和技术,普通人难以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初步的检测。 观察法 通过观察食品的外观和质地,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如果发现食品表面有明显的斑点或者腐烂现象,可能是因为农药残留导致的。 水洗法 将食品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观察水的颜色和悬浮物。如果水变色或者有大量悬浮物,可能是因为食品中存在农药残留。 试纸法 试纸法是一种简单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以使用市面上的农药残留试纸,将试纸浸泡在食品...
-
在蜜蜂饲养过程中,为了防治蜂病,会用到氯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抗生素类药物,如果在蜜蜂采集期前45天停止用药,蜂蜜中是不会有药物残留的。而实际生产中,一些技术薄弱的蜂场和抗病性差的蜂群很容易患病,这样一来必须用药物进行防治,药物残留就难免带入蜂蜜中。 目前市场上蜂蜜产品的检测分为主动送检和市场抽检,当前国家实行的蜂蜜检测依据是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和 品牌公司高于国家标准的真实性蜂蜜检验和抗生素、农残检验。 蜂蜜中药物残留检测解决方案: 类目 编号 产品名称 检测方法 试剂用途和适用范围 蜂 蜜 检 测 卡 系 列 1 氯霉素(蜂蜜)快速检测卡 胶体金法 用于检测蜂蜜中氯霉素残留 2 喹诺酮(蜂蜜)快速检测卡 胶体金法 用于检测蜂蜜中喹诺酮残留 3 磺胺(蜂蜜)快速检测卡 胶体金法 用于检测蜂蜜中磺胺类残留 4 青霉素(蜂蜜)检测卡(抽提) 胶体金法 用于检测蜂蜜中青霉素残留 5 青霉素(蜂蜜)检测卡(稀释) 胶体金法 用于检测蜂蜜中青霉素残留 6 四环素...
-
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白色结晶粉末,简称三胺,俗称蜜胺、蛋白精等。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三聚氰胺胶体金快速检测卡检测原理: 当样品溶液滴入样品孔后,样品溶液中的三聚氰胺与金标抗体相结合,进而封闭金标抗体上三聚氰胺的抗原结合点,阻止金标抗体与纤维素膜上三聚氰胺偶联物结合,使之显色较弱,甚至不显色;反之,如样品溶液中没有三聚氰胺,则不能阻止金标抗体与纤维素膜上的三聚氰胺偶联物结合,从而显色较强。 在三聚氰胺检测卡的中央判读区喷有2条线,上面一条为对照线(C线),下面一条为测试线(T线)。若样品液中三聚氰胺的浓度小于检测线时,则T线显色比C线强,或显色与C线相近;若样品液中三聚氰胺的浓度大于检测线时,则T线显色比C线浅很多或完全不显色。 检出限量值为50ppb. 操作步骤: 液态奶必须收集在清洁、干燥的塑料或玻璃容器内,不需要任何特殊处...
-
检测意义: 组胺中毒,是食物中毒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富含组胺酸的食物,如青皮红肉鱼、肉制品、酸奶及红酒等,在细菌的作用下,组胺酸脱羧后产生组胺,当组胺达到一定剂量时即可引起人体中毒。其中,由死亡后的青皮红肉鱼引起的中毒最为常见。国家标准规定:死亡后的鲐鱼组胺含量不得大于1000mg/kg,其它死亡后的鱼类组胺含量不得大于300mg/kg。 样品处理: 1鱼肉或肉制品:将样品打浆,取1g样品加入3ml提取液(样品出现阳性结果时为组胺大于50mg/kg,加入6ml提取液仍为阳性结果时为组胺大于100mg/kg,加入18ml提取液仍为阳性结果时为组胺大于300mg/kg),震荡混匀5分钟,静置。 2酸奶或红酒:取1g或1ml样品,加入10ml提取液,震荡混匀5分钟,静置。 样品检测 1取出速测卡(1个小时内使用),平放, 2用滴管吸取肉类样品处理后的上清液或加了稀释液的酸奶或红酒混匀液,2~3滴垂直滴入速测卡加样孔中,开始计时, 3结果应在4~5分钟内读取,其它时间判读无效。根据示意图判定结果。 4结果判定 阴性:两条紫红色条带出现,表示样品中组胺含量低于50mg/kg或...
-
铜,一种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广泛存在与自然界中,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铜在人体的生理功能: 一、铜在造血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在二价铁铁转变为三价铁时,铜蓝蛋白起着着氧化的作用, 二、体内的铜蛋白有抗氧化的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 三、还有一些含铜的酶,也在人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过量,也回引起铜中毒。近年来由于铜矿的开采和冶炼、钢铁的生产、电镀和金属的加工等等,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经雨水的冲刷,进入地表水,使饮用水受到污染。铜中毒侵害我们的肝、肾、肺、神经系统等,表现为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头痛、神经衰弱等,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铜的限量值是1mg/L。 重金属铜检测卡利用免疫层析原理对饮用水中铜进行快速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的特点,适用于各类企业、检测机构、监督部门对水中重金属铜的现场快速检测。 重金属中毒的危害有哪些?自然界存在着很...
-
瘦肉精三联快速检测卡是采用免疫竞争法分析原理结合胶体金标记技术设计的一种快 速检测试剂,可同时检测尿液样品中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三类瘦肉精。具有简单、快速、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等特点,既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也可在养猪场、屠宰车间等实地进行测定。
-
克百威胶体金快速检测卡应用了竞争抑制免疫层析的原理,样本中的克百威药物在流动的过程中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了抗体和 NC 膜检测线(T )上的抗原-BSA偶联物的结合,从而导致检测线颜色出现深浅的变化;而无论样本中是否含有待检测物,质控线(C )都会显色,以示检测有效。 克百威胶体金检测卡适用于农产品、蔬菜、水果样本中克百威的定性检测。 ...
-
什么是米酵菌酸毒素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产生的毒素,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日常的烹饪无法破坏其毒性,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都能产生严重损害。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 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食品因潮湿、阴雨天气,贮存不当变质,从而易引发中毒。导致中毒的食品主要包括三种类别,即谷类发酵制品(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等),变质银耳及薯类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椰毒假单胞菌也可能在泡发木耳、银耳等食材上繁殖,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因此,食用木耳、银耳等菌类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等菌类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消息显示,2010 -2020年十年间,全国已发生此类中毒 14 起,84 人...
-
胶体金检测卡又被称为胶体金检测试纸,是一种不需要专业技能和昂贵复杂的仪器设备即可实现对抗原、抗体和半抗原等各种分析物的定量和半定量检测的快速检测产品。 胶体金卡的组成: 胶体金检测卡由样品垫、结合垫、层析膜,吸水纸和塑料卡壳五个单元组成。样品垫为经过处理的纤维膜或者玻璃棉,作用是快速吸收待检样品溶液,使其通过虹吸作用向结合垫侧向流动。结合垫同样是纤维膜或者玻璃棉,主要用于吸附有标记的生物活性材料(如金标抗体),它可与待测样品溶液中的检测靶标结合形成肉样可见的免疫复合物。层析膜为纤维膜或者尼龙膜,连接在结合垫和吸水垫之间,其上固定有两条或者多条不同活性材料,形成“检测线T线“和”控制线C线“印迹,主要用于与拦截带标记的免疫复合物,显示检测结果。塑料卡壳是适用于将这些组件包装起来的外壳,方便检测同时具有固定卡条。 胶体金检测卡的反应原理: 检测卡是基于膜免疫层析原理建立起来的快速检测产品。当将制备好的待测样品溶液滴加到检测卡滴液孔(s孔),样品溶液在虹吸作用下由测试端向手柄端侧...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了《保健食品中巴比妥类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201903),本方法规定了保健食品中巴比妥类化学成分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硬胶囊、软胶囊、丸剂、片剂、散剂及口服液等保健食品中巴比妥类化学成分的快速测定。 2 原理 本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样品中的巴比妥类化学成分经提取后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了抗体和检测线(T线)上抗原的结合,从而致使检测线不显色。通过检测线的显色与否判读,定性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巴比妥类化学成分。 3 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 试剂: 3.1.1 无水乙醇。 3.1.2 提取液:将无水乙醇(3.1.1)与水按照体积比10:90混匀。 3.1.3 甲醇。 3.2 参考物质 3.2.1本方法所用巴比妥、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钠等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95%。 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 标准溶液的配制 3.3.1 ...
-
深圳艾瑞斯生产的氟虫腈胶体金快速检测卡应用了竞争抑制免疫层析的原理,样本中的氟虫腈在流动的过程中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抑制了抗体和NC膜检测线上氟虫腈-BSA偶联物的结合。如果样本中氟虫腈含量大于0.02mg/kg,检测线(T)显色比对照线(C)浅或检测线(T)不显色,结果为阳性;检测线(T)显色比对照线(C)深或一样深,结果为阴性。...
-
胶体金(colloidal gold),又称金溶胶(gold solution),是指分散相粒子直径在l—150nm之间的金溶胶,属于多相不均匀体系,颜色呈桔红色到紫红色,因为其单质粒径非常小可以分散于溶液中形成胶体,故名胶体金。胶体金可以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组织化学,近10多年来胶体金标记已经发展为一项重要的免疫标记技术。胶体金免疫分析在药物检测、生物医学等许多领域的研究已经得到发展,并越来越受到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视。 胶体金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始于1971年,Faulk等应用电镜免疫胶体金染色法(IGS)观察沙门氏菌,此后他们把胶体金与多种蛋白质结合.1974年Romano等将胶体金标记在第二抗体(马抗人IgG)上,建立了间接免疫胶体金染色法。1978年geoghega发现了胶体金标记物在光镜水平的应用。胶体金在免疫化学中的这种应用,又被称为免疫金。之后,许多学者进一步证实胶体金能稳定又迅速地吸附蛋白质,而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无明显改变.它可以作为探针进行细胞表面和细胞内多糖、多肽、激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精确定位,也可以用于日常的免疫诊断,...